你不知道的中国南郑之黎坪安汉故居
去黎坪游玩,有一个景点不可不看,那便是中华龙山;来黎坪游玩,同样有一个人你不可不知,那便是——安汉。 在黎坪景区,至今仍有一个特殊的景点,那便是安汉故居。
进入黎坪国家森林公园,沿西流河而上,东行20多公里,穿过神奇的河谷和茂盛的森林, 眼前蓦然出现一块高山小坝子,这便是老黎坪。坝子四面群山逶迤,林海茫茫,溪水汩流,绿风飒吹,散居着三十来户人家,公路从坝子中央穿过,路两边是大片的庄稼地,黎坪垦局旧址, 一任岁月侵蚀,一任时光磨砺,静静地如一位遗世的高人,安祥地蹲踞那里。
安汉旧居就在这里:一院土墙瓦屋,被密匝匝的树木所掩映,被终日舒卷的云雾所缠绕, 简朴至极,冷清幽静,一如寒素的平民,充满山野清新气息。两扇朱漆大门不甚宽厚,油漆已有些脱落,院内有些杂乱,墙边地角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无声地开着,幽幽的,碎碎的,小小的, 若晨星,散落在草丛中,清风过处,跳跃若虾,俊美极了。大院右侧有一排小房,第二间是当年安汉先生的办公室兼宿舍,里面有办公桌、火盆、火钳、木箱等遗物和安汉遗著手迹,墙上挂着安汉 的遗像和安汉的生平介绍及卓越贡献的文字与相关图片。
黎坪,曾是安汉先生的血地,他正直的人生秉赋应该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。安汉(字杰三),陕西省南郑县梁山人, 生于公元1896年。早在上世纪30年代,安汉先生留法归来,历经8年磨难,踏遍崇山峻岭,荒原戈壁,对中国西北的植被、土壤、水利、物候进行综合考察,写出多部科学著作。抗日战争时期,安汉被 国民政府任命为陕西省黎坪垦区管理局局长,创办黎坪垦殖场,收容沦陷区难民数万余人在此垦荒种粮,植树造林,修房建校,开路办厂,曾经写下的《西北垦殖论》和《西北农业考察》专著, 被誉为西部开发的一代先驱。
1943年,为人正直的安汉为饥荒的垦民请命,言辞激昂,得罪当地官员,坐镇汉中的国民党军政官员便密谋了一桩“私种大烟(鸦片)” 冤案而惨遭杀害。安汉蒙冤遇害的噩耗引起了各界的空前震动,就连时任监察院院长的于佑任先生也气得火冒三丈,径直找蒋介石理论,几天都不去监察院上班。时至今日,深得安汉惠泽的黎坪群众每当安汉祭日, 纷纷烧纸祭酒,以示对先生的深切怀念。如果没有安汉当年为之付出辛劳与心血,怎有如今黎坪的这片神奇山水和美丽画卷?
天地为之悲哀,寒风为之呼号。这年冬天, 霜雪酷寒,由黎坪通往四川广元的米仓道上,沿途20余里的参天青树竟然枯萎而死,当地群众认为这是安汉蒙冤,惊动苍天,把青松都气死了。此后,黎坪垦区颓败,垦民苦不堪言。有残碑、 史书为证,有当年的民教馆、学校、孤儿院、会议厅旧址为证,有安汉宿办室的遗物为证,有安汉手迹《陕西黎坪垦区考察报告》为证,有门前的老柏树为证。一切都历历在目,就像四面的群山, 汩汩的溪流,以及老黎坪的旖旎风光,任谁也涂不掉抹不去的。
走近这位农林专家、爱国人士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,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,一砖一瓦,都让人觉得那样亲切、 熟稔而又充满神秘。六十几年的雨起雨歇,花开花谢,并未改变茫茫云海中那故居的神秘气息。如今旧居虽已修缮,保留着昔日的原貌,仍有早年的韵味,它给人平实无华、简朴淡雅的印象, 正像故去的主人安汉先生,一位令人尊敬的大学者和爱国人士看上去却又是那么的平凡、平和,那么的可亲、可敬。